长江学者乔丕忠教授到我公司开展“智能压电模块设计及在混凝土结构健康检测的应用”学术交流

发布时间:2025年03月31日浏览次数:

  2025年3月28日,上海交通大学乔丕忠教授应邀到访我公司,围绕“智能压电模块设计及在混凝土结构健康检测中的应用”主题开展学术交流。本次交流旨在推动智能传感技术与交通基础设施健康监测的深度融合,助力河南省智慧交通建设与养护技术创新。

  会上,乔丕忠教授以“智能压电技术:从理论突破到工程实践”为题,系统阐述了其团队在压电材料耦合机理、模块优化设计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并重点分享无线智能压电模块结构健康检测系统、智能压电模块基于波传播的结构健康检测(SHM)方法和智能压电模块混凝土材料性能和老化评估技术。

长江学者乔丕忠教授到我公司开展“智能压电模块设计及在混凝土结构健康检测的应用”学术交流

  紧接着,胡霞光董事长结合省内公路桥梁、隧道等基础设施的检测需求,与乔教授团队就以压电模块在中小型桥梁低成本健康监测系统的技术可行性、数据采集与分析平台的标准化建设方向等问题展开深入探讨。双方一致认为, 智能压电技术凭借其独特优势,能够为河南省交通基础设施全寿命周期管理提供高精度、实时化的监测手段,有望在提升交通基础设施安全保障能力方面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长江学者乔丕忠教授到我公司开展“智能压电模块设计及在混凝土结构健康检测的应用”学术交流

长江学者乔丕忠教授到我公司开展“智能压电模块设计及在混凝土结构健康检测的应用”学术交流

  此次学术交流活动有着深远且积极的意义,它不仅深化了省内外科研机构在智能监测领域的协同创新合作,更为我公司的技术创新注入了强劲的新动能,为进一步提升河南省交通基础设施安全保障水平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未来,双方将秉持开放合作的态度,持续探索产学研合作的新模式、新路径,携手为国家“交通强国”战略贡献力量,共同书写交通领域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长江学者乔丕忠教授到我公司开展“智能压电模块设计及在混凝土结构健康检测的应用”学术交流

  参加交流会的还有上海交通大学学生,公司技术质量部部长许旭及技术骨干人员。

  乔丕忠,上海交通大学“致远”讲席教授;国家级海外高层次人才(国家QR特聘专家)和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美国土木工程师协会会士;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土木及环境工程系终身教授;美国注册职业工程师和注册结构工程师。主要从事先进结构材料(复合智能材料和高性能混凝土材料)与力学的研究,致力于提高结构性能和延长结构寿命。首次提出双层梁剪切和界面变形理论(被波音公司命名为“乔方法(Qiao Method)”),拓展了断裂力学的适用空间;创建了离散板理论及结构局部稳定显式解,已被美国航空业成功用于结构分析。其文被SCI收录150多篇,引用2,300多次,是ESI工程领域被高引用科学家之一(前1%的作者)。拥有一项美国专利和两个非临时(正式)专利。2007年获美国土木工程学会“杰出科技贡献奖”。是首届ASCE Journal of Composites for Construction“最佳研究论文奖”的获得者。2011和2012年获华盛顿州立大学土木和环境工程系“杰出研究者”称号。

  (稿件:检测公司综合管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