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加西公路二标中建段通车运营

发布时间:2024年12月30日浏览次数:

  12月30日,随着车辆缓缓驶入青海省G341加西公路加定至西海段台子乡收费站,标志着青海加西公路二标中建段顺利通车,该路也是中国建筑投资建设的首条无人智慧化收费公路。作为西宁通往兰州方向的“第二通道”,加西公路也是青海省目前投资额最大的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项目和重大民生工程。

  踏冰卧雪,筑梦世界屋脊的东北方

  据了解,加西公路是青海省高速公路网规划“三纵四横十连线”中的一段,起于互助县加定镇,止于海晏县西海镇。根据规划,加西公路二标设置互通立交3处,服务区1处,停车场1处,收费站2处,隧道7座,桥梁29座,采用双向4车道设计,设计时速80公里。

青海加西公路二标中建段通车运营

  由于地处高寒高海拔的青藏高原,加西公路不仅穿越了多条地震断裂带,还面临着沿线坡体松动、岩石裂隙显著、山体破碎等复杂地质条件,这些自然条件使得该区域极易发生崩塌、滑坡等自然灾害,给项目施工带来了极高的风险与挑战。此外,严寒、大风、降雪等恶劣气候极大地限制了施工活动的正常进行,在排除冬歇工期后,一年中可用于施工的有效时间被大幅压缩至七个月。

  项目于2020年开工建设,受疫情等各种因素影响,至2021年年底,加西公路仅完成计划任务的25%,工期严重滞后。项目公司注册难、融资迟迟不到位、组织机构不健全,物资紧张、人才紧缺、疫情防控形势不明等因素叠加,让加西公路的建设任务变得困难重重。如何在雪域高原筑路前行,成为每一个参建人员的心愿。

  竭力向上,匠心力行铸就品质工程

  面对这一系列难题,中国建筑主动担当作为,以推进项目建设为根本出发点,一方面大力协调增加中建方在合资项目公司的出资比例,缓解合作方资金压力,快速攻克项目公司注册难题,推进项目融资落地。另一方面积极调整完善项目公司组织机构设置和制度建设,理顺决策程序和管理流程,为项目建设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青海加西公路二标中建段通车运营

青海加西公路二标中建段通车运营

  同时,为把落后的工期抢回来,确保项目如期履约,项目公司牢固树立中建“一盘棋”理念,引领各参建单位共同树立“履约优先”的工作目标,连续两年在项目全线开展劳动竞赛,坚持“一切围绕履约转、一切围绕项目干”,将推进项目履约作为各项工作的生命线,作为检验班子和干部能力、素质、水平的重要标尺。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项目团队制定了严密的工期计划,对各标段施工任务进行统筹谋划,集中精力抢抓主要节点目标,对工程量清单进行及时修编,恪守计量支付原则。在全体参建人员的共同努力下,2022年,台子乡隧道、南门峡2#隧道相继贯通,柏木峡特大桥箱梁架设完成。同年11月,加西公路成功入选“2022中国新时代100大建筑”,成为展示中国建设实力和品牌影响力的代表。

  环保先行,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加西公路连接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县加定镇、威远镇、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桥头镇,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西海镇等青海省东北部、祁连山以南的中心城镇,途经青海湖、互助北山国家森林公园、北山国家地质公园、南门峡国家湿地公园等生态旅游景区,是一条贯穿青海东部的“旅游公路”。

青海加西公路二标中建段通车运营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中建坚持“绿色建造 生态先行”的建设理念,在设计、施工阶段超前谋划,将建设期隧道临电设施与运营期机电设备电力专线统筹布设,永久性工程与临时性工程综合考虑、统一建设,对接村镇需求设置施工便道以便后期转交地方政府和村民作为永久乡村道路使用,桥梁施工全面取消现场浇筑采用预制装配技术,沿线边坡做到“宜绿则绿、宜留则留”,充分结合自然地形、地物条件创造自然、人文景观,突出属地特色,做到“文明施工、绿色施工”,着力打造高品质绿色示范工地。

  如今,驱车行进在加西公路上,新铺的沥青(柏油)路面光亮水洁,两山银装素裹,田舍如昨。即将全线贯通的加西公路,在高原的寒冬之中焕发新的生机。